國家能源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改造的政策文件。
藥明康德一季報業績大增
昨日晚間,CXO龍頭藥明康德發布一季報,公司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實現營業收入96.55億元,同比增長20.96%;實現歸母凈利潤36.72億元,同比增長89.06%;每股收益1.29元,同比增長92.54%。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公司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營收凈利潤雙位數增長。
對于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在保持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和經營效率,以及臨床后期和商業化項目增長帶來的產能效率不斷提升,提高了整體的盈利能力;同時,公司出售持有的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及處置交割部分業務帶來的投資收益,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凈利潤。
具體業務方面,TIDES業務(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長,貢獻主要增量。隨著去年新增產能逐季度爬坡,TIDES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22.4億元,同比增長187.6%。截至2025年3月末,TIDES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05.5%。TIDESD&M服務客戶數同比提升14%,服務分子數量同比提升25%。公司持續推進泰興多肽產能建設,預計2025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將提升至超100000L。
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陸股通在第一季度對藥明康德進行了加倉,持股數量由2.34億股增加至2.46億股,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達到9.82%。數據顯示,陸股通已連續3個季度增持公司股份。
昨日晚間,有超1300只個股集體披露一季報,其中有超1000只個股實現盈利,占比超77%。為剔除低基數影響,篩選2024年一季報歸母凈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后,有37只凈利潤實現翻番,錦浪科技、生益電子、柳鋼股份、中集集團歸母凈利潤增幅居前,均超過500%。
國家能源局:正制定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改造政策文件
4月28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更好解決節假日出行等問題,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改造的政策文件,鼓勵地方和企業以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即充即走場景為重點,因地制宜布局大功率充電設施。
張星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加強統籌謀劃和政策制定,持續完善充電網絡,提高設施服務能力,大力推進試點示范,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購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需要。
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背景下,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快速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達到1374.9萬臺,同比增長47.6%,其中公共充電設施390萬臺,私人充電設施984.9萬臺。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設施3.8萬臺,覆蓋了全國98%的服務區。
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在充電樁規模、車樁比已達世界領先水平,但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公共充電資源不足等問題。根據工信部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實現車樁比2:1,到2030年實現車樁比1:1。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達263.3萬輛,車樁增量比為2.8:1,距離工信部規劃目標仍有增長空間。
超六成概念股一季報業績預喜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中布局充電設施的個股共有47只,4月28日有16股上漲,陽光電源、瑞可達、星云股份漲幅居前,分別為6.43%、3.95%、3.28%。
業績上來看,41股披露一季報,其中朗新集團扭虧為盈,20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股減虧,整體報喜比例超過6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個股中,科大智能、中恒電氣、陽光電源、瑞可達增幅超過80%。
科大智能一季報顯示,實現歸母凈利潤0.21億元,同比增長97.55%,增幅在充電設施股中居首。公司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科大智能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8%的參股子公司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充電樁,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隨車配交流樁、快充直流樁、超充樁等。
本月以來,充電設施概念股普遍回調,平均下跌8.15%,麥格米特、綠能慧充跌幅超過20%。股價回調后,部分個股估值已處于相對低位,陽光電源、炬華科技、康尼機電、山東威達最新市盈率不足15倍,其中陽光電源最新市盈率創2019年以來新低。
陽光電源年報顯示,2024年,陽光480kW隔離風冷超充全球首發并批量交付,打造“充得快,充不壞、高收益”的全新超充體驗,持續引領充電技術變革。同時,陽光充電樁與陽光電源的光伏、儲能實現生態對接,為充電站提供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