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今年3月31日發布的《住宅項目規范》(業內俗稱“好房子”國家標準),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如今,距離“好房子”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北京、山西、江蘇、貴州、四川、山東等近十個省市結合地域特點,從標準制定、土地供應到建造工藝全鏈條發力,構建高品質住房建設體系。與此同時,更多個性化、創新性的產品也在誕生,比如高得房率、超大飄窗、空中花園、風雨連廊等。
“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這將提升房地產市場的規范化程度,引導房地產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克而瑞分析指出,在市場對高品質住宅需求增長的背景下,新標準也將一定程度上激勵居民改善住房條件,推動置換需求。
地方性規范相繼出臺
一場席卷全國的居住升級行動正在全面展開。
“好房子”國家標準對項目建設、使用和維護作出規定,涉及新房層高、電梯配置、隔音降噪、無障礙設施、消防安全、適老化改造等多個方面。如在“舒適度”層面,將現行版本規定的2.8米層高,提升至不低于3.0米;臥室/起居室凈高由不低于2.4米提升至不低于2.6米。
與此同時,“好房子”國家標準還將“7層及以上需設電梯”,更新為“4層及以上需設電梯”;對于12層及以上住宅的電梯數量,也由“每棟樓不少于兩臺”,調整為“每個住宅單元不少于兩臺”;并通過明確隔聲性能、樓板設計標準、提高日照標準、衛生間通風等,切實提高未來房子的舒適度。
“新規一方面是基于居民住房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變化,結合了住建部近年來對居民在住房消費領域的一些新變化、新訴求的深入調研后而修訂,目的就是回應居民訴求、解決居住領域的一些痛點。”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指出,另一方面,在住房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以后,基于規模化供給房屋的規范導向,須轉向行業高質量發展,底線標準提高就是應有之義。
聚焦到最受關注的層高,據克而瑞產品測評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今,15個重點城市的6268個典型項目平均層高已達3.04米。在重點城市典型項目中,僅天津和廈門的平均項目層高低于3米,西安、成都、上海、長沙、重慶等城市的重點項目層高相對較高。
“這主要與城市供應結構有關,從典型項目數據來看,幾乎所有改善項目層高都在3米以上,部分高端項目在3.3米以上。”克而瑞分析指出,剛需項目整體層高基本在2.9~3米,極少數低于2.9米,“這主要與整體新房市場以改善和剛改為主流有關”。
自“好房子”國家標準發布以來,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近十個省市結合當地地域特點,從標準制定、土地供應到建造工藝全鏈條發力,構建高品質住房建設體系。
以四川為例,4月15日,《四川省好住房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發布,這是全國首個落地的地方性“好房子”評價標準,《標準》構建了交通與配套、安全與質量、功能與空間、舒適與健康、綠色與低碳、智慧與便捷、運維與物業七大一級指標,并設立“創新加分項”,首次將公交、學校、醫療等配套納入評價,打破傳統“就房評房”模式。
同時,將高空墜物、防滑防水等細節列為“一票否決項”,倒逼全周期安全管控。在《標準》中,智慧綠色是加分項,鼓勵無人機配送、家庭云等前瞻技術應用,推動住宅“未來化”,突出智慧綠色引領未來。項目需通過“一票否決”的基本項考核后,按總分評定星級(60分起評,80分以上為三星級)。
《山東省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則更為細致,明確增加室內空間。如廚房操作臺面長度要大于3米,灶臺前要留出至少1米寬的走動空間。在質量安全方面,強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延長關鍵部位保修期,如電氣管線、防水工程等隱蔽部分保修10年。同時鼓勵在戶外設置風雨連廊、架空層、下沉庭院、屋頂花園等多種形式的空間場景。
房企發布“好房子”戰略
積極行動的還有房企。2025年以來,就已有越秀、綠地等多家房企發布“好房子”戰略。
3月27日,越秀集團公布“4×4好產品理念”,提煉出“品質、溫度、智慧、成長”4大關鍵詞和16個產品主張,重點強調科技、社區、空間等理念。在越秀地產看來,好產品不是靜態標準,而是動態的螺旋進化標尺。
4月8日,綠地集團發布升級版“好房子產品標準”,基于“好房子”國家標準,涉及綠色環保(綠)、健康頤養(健)、建造持久(百)、科技智能(科),系統構建了完整的“好房子”產品標準和建造體系,并提煉出了“品質12化”以及78個產品要點等。
而2024年,龍湖集團就落地了“好房子”產品龍湖觀萃,在社區公共空間、風雨連廊、開敞式陽臺方面作出了創新。如采用全開放式陽臺結構,戶戶贈送超6米挑高、約1.5米進深的空中浮島陽臺,使得平均得房率提升8%;試點落地在首層架空、風雨連廊的鼓勵政策,在小區內部增加更多公共空間。
龍湖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龍湖集團也將圍繞“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四大具象化的“好房子”標準,打造符合“好城市、好街區、好小區、好房子”標準的新型住宅。
2024年6月,綠城中國發布的《綠城中國好房子產品標準》,是行業內首個企業級“好房子”標準,其主要強調“高顏值、極賢惠、最聰明,房低碳、全周期、人健康”。
同時,在改善型住宅項目建造上,部分房企也引入了“好房子”理念和標準。比如,融創旗下上海壹號院項目,層高達到3.3~3.6米,設計了270度落地窗;北京融創ONE 9以4.5米首層挑高、約3.9米標準層高,呈現出垂直立體的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近兩年來,市場上已涌現出一批“垂直綠化、空中庭院、超高得房率”的第四代住宅。憑借設計層面的創新,2024年,第四代住宅迎來了集中爆發,也展現出一定的競爭力,開盤去化率較傳統住宅更高,福州、西安等地的首批四代宅項目已逐步交付。
“‘好房子’國家標準的實施將大幅改善住房質量,全面提升居住品質,滿足改善型需求人群對高質量住宅的期待,為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體驗,同時也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克而瑞分析指出,提高建筑標準可能會增加部分建造成本,但通過技術進步,如智能建造、新材料等,未來或能部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