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度融合為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注入動能。多家企業披露了生產環節的AI技術應用場景,AI技術應用正在賦能企業節能減排、提升運營效率。
借助AI技術創新ESG管理方式,成為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信息披露中的亮點。AI技術已成為企業完善ESG信息披露、搭建ESG管理平臺的創新工具。同時,企業將AI技術融入智慧化管理流程,幫助企業推動業務可持續發展。
助力報告編制與ESG治理
4月16日,國電電力發布首份借助AI技術編制的ESG報告。“國電電力積極引入AI技術,提質增效ESG報告編制,輔助前期研究、議題識別等流程,以便更精準地把握ESG關鍵要點。”國電電力在其ESG報告中稱。此外,在數據管理方面,國電電力利用鯨牛ESG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開展數據對標、分析、核驗,以提升該公司ESG數據的可靠性。
“運用AI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降低信息披露成本,減少對專業ESG分析師的依賴,減少重復性人力投入。”DNV供應鏈與產品認證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服務解決方案總監栗廣宇告訴記者。
除了報告編制,上市公司還借助AI技術賦能公司治理的各個方面。科大智能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提到,公司升級了ESG實踐體系,依托生成式AI與工業物聯網打造“ESG+AI”創新平臺,幫助優化能源管理,提供“智慧工業”解決方案;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發起供應鏈ESG賦能計劃,對核心供應商逐步開展ESG評估。
華新水泥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提到,公司研發AI等數字化技術與建材生產協同應用,通過智能化控制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能耗。
中國平安利用科技能力,搭建ESG管理平臺,有效提升ESG管理水平。中國平安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提到,公司內部建立統一的ESG評估標準——CN-ESG智慧評價體系,并通過AI-ESG平臺為ESG風控、模型構建、投資組合管理的整合應用提供智慧化工具和數據支持。
凱恩股份將AI技術融入制造業生產流程,以數字化智能車間為基礎,融入AI算法,構建“ESG+AI”的生產責任體系,實現產線布局一體化、產品制造自動化和生產控制云端化,建設綠色工廠、智能工廠。AI技術幫助企業形成精細化智慧管理,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德勤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78%的企業計劃在2025年增加AI技術投入,資金將重點流向生成式AI技術,應用于供應鏈管理、合規審核等與ESG緊密相關的領域。
推動節能減排 提升業務效率
AI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度融合為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注入動能。多家企業披露了生產環節的AI技術應用場景,AI技術應用正在賦能企業節能減排、提升運營效率。
在與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河鋼數字的合作過程中,軟件企業金蝶國際借助AI技術實現廢鋼驗質和企業碳資產管理。金蝶國際在ESG報告中提到,公司助力河鋼數字構建高質量廢鋼標準圖片資料庫,中型及重型廢鋼料型識別準確率超90%,輕薄料型識別準確率超85%,實現廢鋼驗質過程透明、可追溯。此外,雙方還開展碳交易沙盤演練,幫助控排企業提升碳資產管理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作為AI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萬國數據在數據中心運營中面臨巨大的能源消耗挑戰。萬國數據高級副總裁王海明在4月24日舉辦的上海氣候周論壇活動上表示:“公司積極利用AI技術提升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通過智能算法實時調控運營工況,應對運行GPU服務器帶來的高能耗需求。”
技術創新企業則將AI技術與ESG理念結合,為其他企業賦能。在“ESG+AI”領域,聯想集團與生態環境部共建AI技術應用平臺,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議題中貢獻科技力量。阿里云利用云計算和AI技術幫助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
AI技術不僅在工業和科技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還廣泛應用于物流、金融、保險、醫療等行業,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產品安全性。
在物流領域,順豐科技有限公司CMO唐愷表示,順豐利用自研的“豐知”物流大模型賦能綠色AI物流供應鏈,通過預測模型和物流決策大模型,在路徑規劃和裝箱等場景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
在金融領域,中銀香港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提到,公司在智能防欺詐平臺基礎上不斷訓練AI應用,提升交易監控能力。一旦發生可疑交易,系統就會發出短信提醒,以“人+科技”手段全時段監控欺詐行為。
在保險領域,中國平安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介紹了“平安天樞智拓平臺”的“產險車代AI經營助理”,通過融合ChatBI、知識圖譜、因果推理等AI技術,已在平安產險車代渠道服務超過6000人。在風控方面,能夠準確預警企業財務、債券違約和產業景氣指數風險,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精度超92%。
構筑AI技術安全應用邊界
業內人士認為,用AI技術賦能企業ESG治理的同時,需要關注數據應用等安全問題。“AI技術應用依賴海量數據,企業需要考慮獲取數據的合法合規性,規范數據使用的安全邊界。”匯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史宇航說,AI技術的應用能幫助企業開展ESG工作,如通過AI面試減少差旅碳排放,但也帶來了數據合規和隱私保護的新挑戰。
金蝶國際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提到,公司通過成立算法安全工作室,管控AI風險,建立科技倫理審查機制,杜絕偏見歧視,確保技術創新負責任且可持續。金蝶國際將生成式AI風險認定為2024年度新興風險,制定《算法科技倫理審查制度》《算法安全管理規范》《算法違法違規處置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建立算法安全自評估、算法安全監測以及科技倫理審查機制,切實防范科技倫理風險。
中國平安發布了《平安集團AI倫理治理政策聲明》,承諾對人工智能的開發和應用進行科學管控,致力于提供符合倫理道德審查的科技與金融服務。中國平安在其2024年度ESG報告中提到,公司從數據使用、算法研發、行業應用三方面制定了倫理目標,并不斷完善AI治理框架;成立AI倫理委員會、算法安全管理委員會、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在提供產品及服務過程中保障信息安全、落實隱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