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規模增加3.15萬億元后,一季度債市調整之下銀行理財規模略有萎縮。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季度報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2025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9.14萬億元,相比2024年末減少8100億元。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20萬億元。
理財公司管理規模占比進一步提高。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只數2.56萬只,存續規模25.74萬億元,較去年末減少0.57萬億元,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8.33%,較去年末略上升0.48個百分點。
從資金投向來看,債券類資產仍為理財產品主要投向。2025年一季度末,理財產品投向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同業存單余額分別為13.68萬億元、7.27萬億元、4.20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43.9%、23.3%、13.5%。此外非標資產、公募基金、金融衍生品等資產投資比例相比2024年末略上升,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則保持不變,為2.6%。
一季度固收類理財產品占比略減少,混合類理財產品占比略增加。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8.3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7.22%,較去年末略減少0.11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72萬億元,占比為2.47%,較去年末略增加0.03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8萬億元和0.01萬億元。
理財公司持續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報告顯示,由母行代銷的理財產品規模占比持續下降,由去年末的71%左右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64%左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僅由母行代銷的理財公司僅剩1家。其余30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持續增長,2025年3月全市場有575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去年同期增加80家。
理財產品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未上市股權等權益類資產,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規模分別為17.88萬億元、1.75萬億元、0.8萬億元,合計規模約20萬億元。
為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2025年一季度,理財市場累計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33只,合計募集資金超200億元,一季度末ESG主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近3000億元。此外,理財行業不斷推出特色產品,2025年一季度末存續專精特新、鄉村振興、大灣區、綠色低碳等主題理財產品近300只,存續規模超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