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22日公布的2025年3月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顯示,一季度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資金呈現凈流入;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517億美元,處于同期較高水平。4月以來,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表示,下一步,外匯管理部門將持續強化外匯形勢監測,保持匯率彈性,同時不斷豐富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工具箱,堅決對市場順周期行為進行糾偏,防止匯率超調風險,防范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
一季度外匯市場理性有序,跨境資金凈流入
今年一季度,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資金呈現凈流入。當季銀行累計結匯5290億美元,累計售匯5866億美元;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18871億美元,累計對外付款18354億美元。
銀行結售匯逆差反映外匯市場情緒和預期。今年3月,銀行結匯1896億美元,售匯1916億美元,逆差為20億美元,前值為104億美元,逆差明顯收窄。
今年1至3月,銀行結售匯逆差逐月收窄、趨向均衡,顯示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從市場購匯結匯看,3月企業等主體購匯需求回落,當月衡量購匯意愿的購匯率(銀行代客購匯與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4.4%,較1月高位回落近11個百分點;市場結匯意愿總體平穩,3月結匯率與1月基本持平。
銀行代客涉外收支反映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流動情況。今年3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6920億美元,對外付款6428億美元,順差492億美元,顯示跨境資金繼續保持凈流入。一季度,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517億美元,處于同期較高水平。
貨物貿易跨境資金流入和外資投資境內債券規模是銀行代客涉外收支的重要部分。從跨境資金主要渠道看,一季度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凈流入2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倍;外資配置人民幣債券增多,2至3月外資凈增持境內債券269億美元,同比增長84%,4月1日至18日凈買入332億美元,保持較高規模;服務貿易、外資企業利潤匯出總體平穩,當季服務貿易跨境資金凈流出同比增長25%,其中旅行項下資金凈流出增長12%。外資企業利潤匯出處于季節性低位,同比下降7%。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
對于一季度外匯收支形勢,李斌指出,今年以來,經濟保持回升向好,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保持相對穩定。
截至4月21日,境內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CNY)為7.288,較2024年末升值0.1%。4月以來,美方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徑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貶后升,與4月3日美宣布對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前的水平大體相當。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屬于市場正常變化,也反映了經濟基本面對匯率的支撐作用。”李斌說。
多重因素支撐外匯市場運行
記者從外匯局了解到,4月以來,外匯市場交易保持平穩,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銀行結售匯呈現小幅順差。
“盡管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我國加快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靠前發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經濟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將繼續支撐外匯市場穩健運行。”李斌說。
一方面,我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有力提振市場信心。李斌指出,未來我國將根據形勢需要及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對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形成支撐。
另一方面,我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有助于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李斌指出,我國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拓寬跨境投融資渠道,人民幣多元化資產配置功能凸顯,境內證券市場對外資吸引力有望繼續增強。外匯局將繼續出臺支持跨境貿易發展、便利跨境投融資的政策措施,助力更好穩外貿穩外資。
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韌性提升。今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比、企業外匯套期保值比率較上年均有所提升,反映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能力增強,市場預期和交易更趨理性有序。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