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市場資深人士)
國內的公募REITs起步不是很早,在2021年推出后由于產品稀缺,一度在二級市場被炒作,價格的大起大落對其發展也帶來了某些不利的影響,好在經過這幾年的調整,公募REITs不但在制度建設上有了很大的進展,其運行環境也有相應的改善,實現了快速發展。
在2023年共發行了5只公募REITs產品,而在2024年這個數字達到了29只,今年前兩個月就發行了4只。與此同時,公募REITs在資本市場上也獲得了較高的認同,截止到上周五,表征公募REITs走勢的中證REITs全收益指數今年的漲幅已經超過11.38%,是同期證券市場上表現最好的指數之一。
公募REITs的快速發展,不僅僅是豐富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產品供給,為投融資雙方搭建了新的聯系橋梁,更是在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意義重大。
近兩年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的IPO節奏有所放緩,同時股權融資的重點也是向硬科技企業傾斜。這樣一來,從事傳統基礎產業的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環境就不是特別好。這種狀況其實也不是國內獨有,在海外成熟市場,傳統基礎產業的企業搞股權融資也是困難重重。此時一般的解決方法是發行企業債券,但在境內市場,投資者對國債、金融債的認同度是比較高的,但對于企業債就比較一般了,特別是前幾年出現過一些企業債爆雷的現象,而現在的債券利率一般又不是特別高,因此企業債的發行往往不是很順利。
而公募REITs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的優點在于有明確的底層資產,還本付息的現金流有充分的保障。另外由于是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發行,通過專業化管理能夠有效地開展投前投中與投后管理,產品的風險度相對比較低。還有就是在通常條件下,REITs的預期收益率相對債券等其它固收類產品還是比較高的。
無疑,在現階段公募REITs對于風險偏好不那么高的投資者而言有著不小的吸引力。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實際,從2021年開始監管部門批準了公募REITs的發行,其資產類型也從最初的交通、園區、倉儲等基礎設施擴展到消費、水利、市政等基礎設施,這樣也就大大增加了公募REITs的投資范圍,為更多發展前景良好、盈利能力穩定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融資渠道,達到了多贏的效果,進而對基礎設施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
此外,國內投資市場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資產荒,即符合投資者需求的優質資產相對于龐大的資金而言顯得較為稀缺。國債價格幾度被炒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到1.8%還沒有能夠完全止住跌勢,反映出市場對于穩健型的金融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此時,對那些風險承受能力不太高,但又不愿意投資低收益品種的投資者來說,公募REITs就是一個能夠兼顧風險與收益的投資選擇??陀^而言,現在國內有這種需求的資金不少,像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等,都是公募REITs的潛在客戶。所以公募REITs一旦更大規模地發展起來,對于滿足特定的投融資雙方的需求,都是一件大好事。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金融行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支持,而滿足廣大居民對于增加財產性收入的要求,也是金融人民性的一種體現,良性運行的公募REITs有望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去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長期資金逐步入市,市場生態逐漸向好。其中,股票市場的變化無疑是最為引人關注的,像公募REITs市場,同樣也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抓住這個變化,也令投資者收益頗豐。而更為重要的是,公募REITs的快速發展,其意義遠遠超過其自身的范疇,有望在投融資領域打開一個新的天地。對此,相信每個市場參與者都是樂見其成的。